記得國小寒暑假都會去斗六崙背養雞的阿姨家住
或回嘉義崎頂探望住在土厝裡失明的外公,
每次南下都是搭平快或復興號居多,偶爾趕時間才搭莒光號
平快的車程時間單趟都七八個小時起跳,或更久 也因為時間長,午餐都在車上完成
那時經濟比較拮据家母鮮少買鐵路便當
都是一早家母準備好饅頭一人一顆給我們當早餐兼午餐,
拿到饅頭的我,覺得吃起來平淡無趣的食物, 如果有肉包可以吃就雀躍不已
因為包子裡有菜有肉 吃的時候就覺得這是我的豪華便當。
每每吃饅頭或是包子,水壺的水就喝得特別快 有次水喝完很渴,補眠中的家母示意我
獨自到車廂後面方形大鐵壺那倒杯熱茶來喝, 手裡拿著玻璃茶杯,小心翼翼壓下給水開關
給水口就流出滾燙的熱茶,玻璃杯褐色液體就這樣滿滿變高,
因為車廂會晃怕溢出,裝不到1/3就蓋上押花的塑膠蓋
搖搖晃晃地緩慢回到座位,等著茶架上的熱茶變涼
不知道是包子的澱粉讓我感到口渴還是天熱流汗需要飲料潤喉
那火車上的熱茶的味道好像還在記憶中留存芬芳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